他将手上的三个核桃肉吃掉之后,就没有再吃东西了。
肚子吃饱了,心里面也就不发慌了。
他没有在空间里面继续寻找其他掉落的果实,因为除了板栗和核桃树,像他刚才看到的杨梅树,桃子树这些,就算有去年的果子掉落到地下,也早就烂掉了。
还是先回家吧,他出了空间,又回到刚才那个半山坡上。
看了眼附近没有人,连早的时候挖野菜的那几个人也看不到踪影了。
应该是这些地方,实在是没有野菜可挖,野菜都被人挖光了。
他现在吃饱了,有力气了,也有精神了,走路比起早的时候可是快多了。
走了一个多小时,终于来到了东直门外的第三轧钢厂附近的鼓楼区街道,南锣鼓巷九十七号四合院。
这是一个长长的两进院子,第一进院子住了好几家人,进门第一家住的是张大爷一大家子人。
张大爷家两儿一女,两个儿子都已成家,大儿子张桂红生有一儿一女,二儿子张桂华两个儿子。
女儿张桂英也已经出嫁,而且儿子也已经五岁了。
前院第二家是徐奶奶家,他家同样两个儿子住在这里,一样的子孙满堂。
第三家是白大爷家,大儿子白得光结婚后接连生了两个女儿,儿媳妇朱晓云因此一直不受白大爷待见。
最后面一家就是方大爷家,方大爷儿女都已经参加工作,在外地很少回来。
后院的第一家是郑大爷家,他家同样是一大家子人,两个儿子都住在一起。
住在第二家的是蒋文,赵云丽夫妻。蒋文跟李有福的父母一样,都是第三轧钢厂的工人。
靠着李有福家住的是姚奶奶,她六十多岁,一个人独居,好像从来没看到她有亲戚来访过,是这院子里的五保户。
最后面一家就是李有福家了,现在中午三点来钟,前院后院都没看到一个人影。
院子里本来小孩是挺多的,不过小孩子要么在读书,要么就被父母带在身边或者爷爷奶奶带在身边。
本来李有福也是在读书的,他在二里庄小学读初一。不过现在由于缺粮缺得厉害,好多老师连在讲台上都快站不住了,哪里还有心情教书。
而且好多学生也都懒得去学校了,主要是路途稍远一点,走来走去消耗太大,还不如直接躺在家里。这样至少饿得慢一点,会吃得少一点。
现在不是后世,讲究多多运动的时代,现在是能不动就尽量保持不动,这样能够减小消耗。
所以李有福今年初一毕业之后,就没有再去学校了,在家里自学。反正现在的学校,即便去也学不到什么知识。
而且又不是他一个学生不去,不去的学生多了去了。
路过姚奶奶家门前时,他还偏头看了一眼,发现姚奶奶家门窗紧闭,姚奶奶好像没有在家,应该也是出门挖野莱去了。
继续向前,回到他家的门前,现在家里没人,他从门缝里摸出钥匙,打开门进入房间里面。
李有福家里房子共有四间,一间是他父母带着小妹睡的房间;一间是他两个姐姐住的房间;还有一间是他和他大哥两个人住的一个房间;还有一间就是厨房了。
说是四间房子,其实原本只是三间。李有福和他大哥,以及两个姐姐住的房间是一间隔成的两间。每间房子大概在九至十个平方的样子。
这两间房里除了一个睡觉的坑之外,还放了几个老旧的木头箱子,所以空间显得有些狭小。
他先找到家里的小镜子,照了照镜子。目测十三岁的他身高大概一米六左右。五官长得还不错,至少比他前世七分的颜值更高了,只是严重偏瘦,小胳膊细腿的,这是缺粮饿的。
找到家里的背篓,意念一动,哗啦啦啦,空间里面的板栗和核桃瞬间将背篓堆得满满的。
意识进入空间,看到空间里面还有一大堆的板栗和核桃,于是他将背兜里面的板栗核桃又收起来一部分。
然后背着大半背篓板栗和核桃,他试了试重量,大大概有三十多斤,向着离家不远的收购站而去。
收购站以前还有两个人,不过由于这年头收购站实在没有东西可收,渐渐的就只剩下前院的方大爷一个人守着这个收购站了。
李有福背着背兜来到收购站,看到方大爷一个人坐在收购站柜台后面,正在无聊的喝茶。
“方大爷,在啊!我来卖点山货。今天出去运气还不错,居然捡到了不少的板栗和核桃。”
“是有福啊!什么,你说你捡到不少山货?”
“傻孩子,既然你捡到了山货,怎么不背回家去吃?这可是能够当粮食的,你卖掉干什么?”
“你这些山货我不能收,除非叫你爸妈来,否则我收了你的山货,到时候他们来骂我怎么办?”
“方爷爷,你不用担心,我家里面还有。如果真的只有这么一点点,我怎么可能背来卖,你以为我傻呀?”
方大强老头儿听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