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

第130章应对 (第1/4页)

孙殿英的代表李锡九刚刚乘坐火车,回到了集宁,对这位在北方很有影响力的高级幕僚,孙殿英很给面子,亲自跑到火车站迎接。

李锡九是资深的国民党左派,清末留学过日本,参加过同盟会,做过国民党一大的中央监察委员,七一五期间差一点被杀害,故而对常凯申恨之入骨,被国民党人认为是反常癖。

这样的大名人愿意给孙殿英当幕僚,可不是偶然的,这跟孙殿英的性格很有关系。

宣剑魂同志在黄埔军校期间,与常凯申很不对付,被老常开除出黄埔,后来又在西北军内搞兵运,故而在北方十分有名,各路军阀都知道他。

孙殿英竟然把这样的人物请到自己的晋城军部,聊了三天三夜,故而才赢得了一些爱国进步人士的注意,即便如此,孙殿英也费了不少劲,才把李锡九这样的河北大名士请到了身边。

不过孙殿英的本质还是反动军阀,自然不可能听李锡九先生的那一套,更不可能反常,不过到了草原后,孙殿英却不得不倚重李锡九。

四路军虽然对孙殿英十分敌视,但还是很给李锡九面子,靠着他的游说,总算把人捞回来,武器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;这段时间李锡九又去了好几趟张家口,帮着疏通关系,仔细解释了中原大战提前逃跑的事情,又送了一些钱,才勉强让冯老帅有了笑容。

在1932年年底,李锡九代表孙殿英前往北平,会见张学良和何应钦,没想到1933年元旦第一天就出了事,这段时间孙殿英天天盼,日日盼,总算把李锡九盼回来了,不过李锡九带过来的消息却让他相当皱眉。

李锡九是大名士,他除了帮助孙殿英跑来跑去做说客以外,还要与各路人物交流,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四路军三大条件以及热察联合政府这些,在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之间,多有流传。

除了第二条怕得罪日本鬼子,惹来更猛烈的侵略以外,对于停止内战,一致对外和建立民主协商的联合政府,各路知识分子都很有兴趣,大家兴致很高,议论纷纷。

故而作为试点的冯玉祥,得到了不少的好感,不过知识分子们也不傻,都比较清楚,冯玉祥是想和**合作再次出山,常凯申肯定不能忍,现在大家都怕打起了内战,岂不是便宜了日本人?

所以很多知识分子都要求张学良不要打压四路军,一定要以国事为重,千万不能丢了热河,那华北就危险了。

张学良本来就不想打压四路军,现在有了民意,自然就有了借口,看起来四路军撤出了北平代表处,看起来张学良封锁了长城各口,但也只是做做样子,只要热河省政府有一道手续就可以。

对于各方给四路军的捐赠,张学良名义上是查封了,但只是转了一道,迅速又将查封的钱粮物资,以加强热河防御的名义拨给了热河省政府交给了冯庸。

而冯庸收到物资之后,转手就交给了热河参议会议长李镜湖,让他以热河参议会的名义加强热河防御,自然就等于给了四路军。

这段时间,西北军的代表王剑秋就待在北平,已经与张学良谈了好几次,传说两人已经谈到了共同组建北方联合政府的问题,据说还分配了职务,冯玉祥当委员长,张学良当副委员长,谷雨担任什么总参议云云。

对于这种种传言,对于张学良种种掩耳盗铃的做法,何应钦十分着急,也与张学良见了好几次面,谈了好几次,这一回何应钦没办法逼迫了,不得不做出了一大堆让步。

中央军不得不退回到黄河以南,洛阳郑州一线,又给东北军一百万大洋,甚至于连黄河以北的安阳、鹤壁和新乡都答应交给东北军驻守,税收交给了东北军作为国防需要,这才暂时稳住了东北军,没有搞什么北方联合政府。

不过即便如此,张学良也没有赶走王剑秋,他甚至还邀请西北军一部入关,驻扎在南口,随时准备支援长城各口。

毕竟东北军的防守力量还不够加强,西北军还是可以帮上不少忙的,王剑秋自然表示西北军肯定会服从副司令的指挥,想调动多少部队都可以。

双方讨论了一番,决定西北军名将29军副军长刘汝明带着他那个旅驻扎在南口,这个刘汝明起家的地方,这就给西北军入关打开了通道;当然了,张副司令也不能白让西北军吃亏,张学良表示支持西北军扩编,给了刘汝明一个暂编第二师番号,甚至还给了一些武器弹药,西北军自然就更加满意了。

一般来说,军阀对地盘都无比在意,张学良此举,却让一些人有些奇怪,就算他要拉拢西北军,也不至于让南口让出来吧,这可是战略要地呀!

就算他想坐地起价,与西北军修好,逼迫南京政府常凯申给他好处,也不能引狼入室呀,不过消息人士立刻就判断出张学良这么做的原因。

四路军暴露以后,张学良虽然不愿意打内战,但肯定不敢依靠四路军,拉拢西北军,一旦日军入侵,就可以帮战斗力不强的东北军一码,这也算是未雨绸缪了。

对于这些,孙殿英都能猜得出来,他强行按捺自己的着急,知道这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