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着一件美国皮夹克的刘鼎点点头,紧了紧衣服,离开了现场,把现场交给了负责拆迁的同志,然后迅速前往八幡制铁所附近的居民区。
事实上,拆迁八幡制铁所绝不是泄愤,也不仅仅是为了国内建设的需要,其核心目的是有意识的摧毁日本的重工业。
按照中国的理解,战后的日本应该是一个和平的日本,什么是和平的日本,自然是类似于民国那样的日本,可以有繁荣的轻工业,但不允许有像样的重工业,即便有一些重工业,也不允许成系统,航空工业更是绝不允许发展。
所以拆迁只是第一步,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减少日本的重工业人才,此时每一个日本人控制点内,首先询问过往的经历,然后宣传政策。
在大学教授理工科的教师,各个企业的工程师、技术工人,日本的理工科大学生,可以带着家人一起前往中国服务十年。
服务期间享受中国给与相关技术人员同等的待遇,不要说吃饱肚子,住别墅、坐小车都是可以的,只有你有本事。
没有本事,也是有活路的,中国拥有多个海外省,而这些边疆省份需要人开拓,不仅缺少成年男人,也缺少成年女人,只要报名服务十年,也是可以的。
至于南洋省、天方省、西域省、藏南市到底在哪里,不要说很多日本人不知道,就算是宣讲的解放军也不清楚,他们只是再三强调只要报名,就有饭吃。
留在日本要饿着肚子干活,还要挨朝鲜人的鞭子,而只要报了名,立刻就有小米馒头可以吃,最起码孩子们不用那么饿,所以无数日本人根本没有选择,只能选择报名……
刘鼎在重重保护下,视察了几个居民点,查看了相关资料,很满意的点点头,“有这么一大波成熟的钢铁工人前往宫内,足够国内这一轮钢铁业的大扩建了!
第一轮主动报名的人,未来跟我们合作的可能性很大,要让他们吃饱饭,后勤上有没有困难?有困难要立刻汇报,我来协调!”
负责后勤的同志汇报了一番,说有些困难,刘鼎立刻用电台联系后方,让他们调配物资,然后说道,“肯定还有一些技术人员不愿意离开日本,这里面搞不好有真正的大鱼,一定要揪出来。
我看你们别的都好,但是举报制度,这样不行!举报者有赏,要想尽办法把这些技术人员挖出来,拉回国内!”
交流了一番之后,刘鼎说道,“中央的意思很明确,扶桑省日本居民甄别出技术人员和其他愿意前往中国的成年男女后,其余人等驱逐到本州地区,等待国内的移民;
而九州地区不方便驱逐,但一旦和平就应该放开口子鼓励剩余人等前往本州和四国,离开的人越多越好,未来的九州地区,要为台湾和琉球返回的移民留出足够的空间……
这涉及到几百万人甚至上千万人的移民,确实困难,但为了未来的长治久安,不管如何困难,也要做!”
刘鼎当然知道谷雨打得什么主意,琉球地区五十万人,台湾六百万人,都被日本驯化了很久,这些人并不得信任,怎么办?
国内移民是一方面,也要想办法往九州岛赶,赶得越多越好,而九州岛本来就人满为患,怎么办,其中有价值的拉回国内或者海外省,没有价值的,就得想办法赶到本州岛去。
这么一番乾坤大挪移之后,未来日本九州地区和本州核心区自然不是一路人,本州日本肯定歧视九州日本那帮子鸠占鹊巢的家伙,而九州日本那些来自于台湾和琉球的二等公民,也没有多少意愿,未来和本州日本合二为一。
这就是政治,残酷的算计,动辄几百万人的移民,落实到纸面上只是一个个数字,但具体到每一个日本人头上,就是灭什么?什么都不能说,而随着战线一步步向东推进,这场日本战役的死伤也越来越多,一个月时间,解放军的伤亡就迅速增加到二十万人以上,而每一名解放军的伤亡,必然有几十日本军人和平民的死伤……
亲临前线的史迪威将军无数次用疯狂来形容日本人,他真得不明白为什么到这一步了,日本人还要这么抵抗,难道日本人希望民族毁灭吗?
就在日本战役残酷无比进行的同时,眼看着苏俄红军柏林越来越近,大英帝国终于决定向德国投掷原子弹,丘吉尔权衡再三,选择了德累斯顿。
德累斯顿太合适了,德累斯顿是德国的第七大城市,官方统计数据显示,当时德累斯顿的总人口为642143人,可以说这个城市足够大。
德累斯顿曾是一座颇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城市,因为它拥有美妙的大教堂、犹太教堂、宫殿、花园和从城市中心(始建于中世纪)向外延伸的大道。
然而,尽管德累斯顿有其充满魅力的一面,却也有着丑陋的一面――该市的领导者和公众普遍欢迎纳粹上台执政。
“德累斯顿是一颗珍珠,而国家社会主义将给它一个崭新的陈列环境”,阿道夫?希特勒在1934年这样说道。
更重要的是,作为第三帝国的一座坚固据点,这座德国城市被描述为“帝国最重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