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哥, 有火柴吗?”林瑶脱了鞋子,踩到水里,想要抱起水中的“木头”, 试了一下, 居然没抱起来。
林卫国抓了半天,只抓到几只虾, 看向林瑶:“有,干什么用?”
林瑶从岸边找了块尖石头, 从“木头”上戳下一小块, 这小块露出水面,没湿。从大哥那里拿了火柴, 林瑶把手上的“木头”点燃了。带着强烈香气的烟散发出来,甚至有沸腾的油呲呲的冒。
林卫国好奇:“这是什么木头, 有香味还冒油。”
林瑶反问他:“这条河的上游是不是有沉香树?”
林卫国回答:“是。”他疑惑地看向河里的“木头”问:“那一大块不会是沉香吧!我听说有人在这条河里捞到过沉香,但块头不大, 这块这么大,不是吧。”他都不相信老林家有那么好的运气捡到这样的宝贝。
他不再抓虾, 双手托着大“木头”底部,麻利地把“木头”抱到岸上, 跟林瑶一块仔细地看。
林卫国不认识沉香, 但林瑶认识,穿越前她家别墅客厅就有一块沉香摆件, 林父也喜欢点沉香作为熏香,虽然不同品质的沉香味道有差别,但总是差不了太多。
林瑶的语气有些激动:“大哥,就是沉香,这么一大块可值不少钱呢。”后世的沉香价格昂贵, 这个年代虽然比不上后世,但总能卖上一笔钱。
林卫国有些疑惑地看着林瑶:“你怎么能确定是沉香的?”
林瑶:“……我判断的,这河的上游有沉香树,沉香很可能顺着河流滚到下游。而且姑奶奶家的书上画了沉香的样子,说沉香有香味,冒油。”姑奶奶是万能的挡箭牌,绝对不能露出破绽。
林卫国并不怀疑,麻利地把“木头”放进背篓,他的背篓大,空间正好,上面盖上盖子什么都看不出来。
两人也不准备弄别的东西了,带上这东西就往出山的方向走。到了深山边缘,夹子上有四只兔子,林卫国把兔子和夹子都收了起来。回到家,他先把兔子找个背篓扣起来,然后背着“木头”跟林瑶一起进了林得山的屋子,三人又好好研究一番。
林得山也不认为这块东西是沉香,没别的,就是不相信老林家会有好运气。但他多年跟木头打交道,因为手艺好,也会给人打制、翻新各种木材的家具,经验告诉他,这东西并不是木头。
他上手掂了掂:“有二十斤。”
二十斤,从重量上来说真不小了,林瑶听了美滋滋的,她家里那块两千多克,那可是林父花了几十万买来的,还只是一般的沉香,真正昂贵的名家雕刻品那么大一块能拍千万。
林得山接着说:“我以前给人打花梨木的椅子,那家男主人收集古董,各种老红木家具,他对我的手艺很认可。卫国,你可以拿一小块让人家帮咱鉴别鉴别。他要是不认识,肯定会介绍别的人给你。”
林卫国应下了,记下地址,又从“木头”上弄下一小块,决定明天就去那人家里拜访。
林瑶怕林卫国被人忽悠了,叮嘱他:“大哥,这真的是沉香,别人要说不是,你一定不要相信。顺便打听下有没有人收。”
不知道这玩意在这个年代好不好卖,虽然搁到后世很值钱,可林瑶需要钱给林得山治病,能卖还是给卖了。
林卫国揉揉她的头发:“真跟小人精似的,我知道,我会多问几个人,看看有没有人要,你放心吧。”
林瑶对大哥还是很放心的,毕竟是未来的商业大佬,办事能力比她要强得多。
从山上打来的兔子林瑶决定养起来,正好是两只公兔,两只母兔,林卫国给兔子搭了个圈,两只两只的分开养。
第二天林瑶四点就起床了,她惦记着山里的虾,自己煮了鸡蛋吃,拿了笊篱背着背篓就朝山里出发。
早点走,在山上少呆会儿,赶在下午家里人去上工之前回来,家里人总不会那么担心。
一路顺利,简直到了无兽之境,她走到有虾的那个小水洼边,小水洼是河流冲击形成的,水不深,也很清澈,虾倒是挺多。
有了趁手工具,捞虾非常顺利,不知不觉她就捞了一背篓,没想到这湿漉漉的虾竟然比梨还沉,去山上摘梨她都摘多半筐,这么多虾她背着很吃力。
但她又贪心地不想抛弃一部分减轻重量,就把背篓盖子用藤蔓缠上,背一会儿,拖拉一会,山上又没路,一会上一会下,费了好大劲才把下连拉带拽弄回家。
到家里,背篓都散架了。苗玉兰最先看到她,说:“闺女呀,快去吃饭,给你留着饭呢!”
她接过破烂的背篓:“什么呀,这么沉。”打开盖子一看,又惊又喜,声音都高了几分:“这么多虾,从哪弄的?”
林瑶累得够呛,但把这么多虾弄回家她觉得值:“从山上弄的,妈,煮点虾吧,我饿了。”
“我闺女太能干了,你歇着,我来弄。”苗玉兰赶紧搬来他们分家分到的腌咸菜用的缸,舀了水,把虾装进去。
听到苗玉兰的声音,张巧巧从屋里出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