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芸笑道:“不会,放心吧。”
蒋玉兰胸口的大石在听到这话时总算落地,对着宋芸又是一番感谢,拿出她在县城买的礼物送给宋芸,一块七尺的碎花棉布,一斤鸡蛋糕。
这样的礼哪怕在京市也很拿得出手,可见蒋玉兰家条件是不错的,单从母女俩的穿着上就能看得出来。
宋芸欣然收下了,和母女俩聊了一会,直到有人过来开山楂丸,她们才告辞离开。
第二日上午十点,宋芸接到了张红梅的电话,一接通,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杨丽芬的声音,杨丽芬压抑着哭腔,“小芸,我想去你那里,我要去你那里。”
宋芸忙说,“好,那就来我这边,我在这里有房子,吃住都不用愁,你要是想过来,就赶紧养一养身体,不然单坐两天的火车你就熬不住,听见没?”
杨丽芬点头,“嗯,我知道了,谢谢你小芸。”
“咱俩之间不用说这些,你把电话给张姨,我跟她说几句。”
杨丽芬只能恋恋不舍的将电话给了张红梅,“妈,小芸要跟你说。”
宋芸将青河村的情况大概说了一遍,“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,如果你们决定了送丽芬过来,东西不用准备太多,路上也不好拿,我这里都有,带点路上吃用的,换洗的衣裳鞋袜就行了。”
张红梅应下,心里十分感激,“行,我知道了,到时我会请假送她过去。”她不放心女儿自己去那么远的地方插队,可这时候又没有别的知青要过去,等下一批还不知什么时候,丽芬那样子,恨不得立即飞过去,根本等不了,到时只能她送丽芬过去了。
张红梅嘴上应下不多准备东西,可她做妈的,哪能真不给准备,再难拿也得尽量多的准备。尤其许多东西京市有,连县那边未必有。
除了给女儿准备的,她还要给宋芸姐弟准备一些礼物,哪能真就空手过去,那像什么样子。
张红梅是街道办的主任,给女儿弄去青河村下乡是很简单的事,很快就给办好了手续。
宋芸再次收到杨丽芬的消息是8月30号,她刚给子奕办好入学手续,在三年级二班当个插班生。
在学校办完手续,刚回村就收到了邮递员送来的电报,电报上写明了杨丽芬到达连县的时间。
从京市来连县,得先坐火车到市里,再坐班车到连县,从县里到镇上一天只有一班车,这需要一点运气,错过了,要么等明天,要么腿着去,也有运气好的,能遇到顺路的驴车或牛车回镇上。
宋芸看着电报上的时间算了算,觉得丽芬她们大概率是没机会坐上县城到镇上的唯一一趟班车,于是早早找刘队长预定了9月3号这天牛车的使用权,因为是去县里,三十多里路,来回就得一天了,宋芸给了两块钱租牛车的钱,另给了张大爷一包大前门,再包他一顿午饭,张大爷高兴得很,巴不得天天能有这活。
只是令宋芸没想到的是,送杨丽芬过来的不仅有张红梅,还有杨丽芬在部队当兵的大哥,杨文兵。
在宋芸的记忆里,上一次见到杨文兵还是三年前,那时原身读高一。
杨文兵见宋芸眼睛就亮了起来,他穿着一身军装,身姿笔挺,长相和杨丽芬有些相似,都是属于清秀那一挂的,很耐看。
“宋芸同志你好,我是杨文兵,现役军人,今年二十二岁,未婚。”说完又想到什么,补了一句,“没谈对象。”
宋芸一脸懵,啥意思?他这自我介绍怎么感觉是来相亲的。
张红梅意味深长地看了儿子一眼,心说儿子硬要跟来送丽芬,还以为他是真心疼爱这个妹妹,想跟着过来村里造造势,免得妹妹被人欺负了。
现在看来,她这儿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!
“你好,我是宋芸,我们以前见过的。”宋芸简单回应了一句,随即将视线移到眼眶红红的杨丽芬身上,“丽芬!”
宋芸轻声唤了一句,杨丽芬的眼泪珠子就滚了下来,丢下手中的包裹,跑过去紧紧抱住宋芸,“小芸,呜呜——我好想你——呜呜——”
许是憋得太久了,情绪这么一宣泄,杨丽芬的情绪明显好了许多,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模样。
宋芸拿手绢给她擦脸,“你看你,多大个人了,还在大街上哭鼻子,也不怕人笑话。”
杨丽芬不好意思的轻捶了一下宋芸。
张红梅见女儿这模样,心知这条路走得对,女儿来到这里,心情明显不一样了。
三人将行李都搬上牛车,在县城的国营饭店吃了午饭就往回赶,直到下午四点半才回到青河村。
刘队长是知道今天有知青会来的,也知道这个知青和宋芸有点关系,来村里后会直接住到宋芸那边,他也不用去安排什么,给办个手续就行,倒省了不少事。
只是村里人瞧见张大爷拉着一牛车的东西和三个陌生人进村,都好奇得很,有人凑过去问:“宋知青,这是你家亲戚啊?”
宋芸笑着回,“这个是我高中同学,新来的知青,这是她妈和大哥,送她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