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完,谷雨指了指地图上的鲁尔区说道,“钢铁同志,红军必须离鲁尔越近越好!要想拿到一半以上的战利品,就要占据足够的地盘,这个时候不妨冒一些风险!”(前面写错了,钢铁同志要50%以上的德国战利品)
谷雨接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一些侧翼方向的德军,可以围而不攻,甚至保持防守姿势,尽可能把更多的兵力用于对德军本土的进攻,此时占得地盘越多越有利。
为了以防万一,苏俄最高统帅部可以把一些机动部队放在二线,只要能够堵住德军的反击,甚至是迟滞德军的进攻,盟军也可以抽调出足够的地面部队,毕竟中苏两国的陆军高达一千万,兵力优势非常巨大。
就算在某一个局部吃了亏,兵力严重不足的德国人能够打出的反击也不会太强,而且就算德国人要反击,他认为在西线反击的可能性很大。
“西线?”
“希特勒现在是困兽犹斗!”
谷雨站在希特勒的角度分析了一番,苏德已经是仇深似海,根本不可能和解,唯一有和谈希望的是西线盟军,即便罗斯福喊出了无条件投降的要求,希特勒也不会相信,毕竟德国和英美的仇恨没到那个份上。
希特勒肯定会认为,只要德军集中东线的主力,在西线打一个大胜仗,就可以尝试与英美和谈,最起码也可以争取有条件的投降。
而且希特勒反击也确实有理由,因为盟军自诺曼底登陆之后,物资供应始终是个问题,虽然说盟军在诺曼底构筑了人工港,可诺曼底登陆后的轰炸行动把法国的铁路和公路炸了一个稀巴烂。
盟军原本以为这可以阻止德军的撤退,谁也没想到德军跑得更快了,而盟军却要为自己的轰炸行动买单,铁路和公路的破坏过于严重,盟军很难利用铁路运输物资和兵力,公路虽然可以修复,但是完全依靠公路运输不能满足部队的进攻需求,盟军的进攻被迫停止。
虽然说盟军依靠“红球快递”这一高度组织化的公路运输来满足部队的运输需求,可是代价则是跑废了数千辆的卡车。
随着卡车数量的日益减少,盟军的运输效率大幅度下降,出现了后方港口物资堆积如山,前线部队物资供应不足的荒唐事。
更要命的是,盟军还发动了一次非常失败的“市场花园作战”,盟军机动性很强的空降兵也基本废掉了,目前唯一能够徒步进攻的只有解放军……
相比于一个月需要七百吨物资的英美军队,解放军真正需要的资源只是英美的三分之一,可解放军为什么要拼命呢?为了谁?
自登陆一来,西线的解放军一直慢慢悠悠,一点都不着急,心思都放在搜罗各种工业资源上,不仅仅法国方向如此,其他方向同样如此……
说到这里,谷雨笑着说道,“钢铁同志,法西斯但凡有一点垂死挣扎的机会,都不会放弃,日本如此,纳粹德国同样如此!
而且我感觉,德军反击的地点很可能是阿登森林,这一方向上只有战斗力一般的美军,纳粹德国以此而兴,很可能会重施故技!”
钢铁同志看着地图,缓缓说道,“德军兵力不足,要想在西线发动反击,就必须从东线抽调装甲力量,如果德军的装甲主力出现在西线,这时候东线红军再发动全线进攻……”
谷雨笑着说道,“红军推迟冬季攻势,可以多储备一些物资!”
“现在最重要的是确定德国会不会在西线发动反击!”
“有针对性的搜寻目标,并不困难!”
钢铁同志缓缓点点头,他认为谷雨的考虑很有道理,他看了一眼安东诺夫大将,安东诺夫大将立刻站直身体,表态立刻搜索情报,然后准备一个新方案。
谷雨显摆够了,也就不在多说了,他给东德保住了西里西亚,如果苏军再向西获得一些地区,战后东西德的平衡要好很多……
如此一来,战后西德和日本都有所削弱,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地位自然更高,经济上缺乏足够的挑战,美国人对产业链转移的不安和警惕自然会降低不少,这也有利于慢慢掏空美国。
而德日未来就算获得了高速发展,其总体规模不如前世,战略形势又远不如前世,腰杆子必然软,这就注定了与中国的各项合作,要价也不会那么高。
决定从日本割下一块时,党内同志虽然欢喜,但也有些担心,怕结仇太深,不过谷雨浑不在意,不管未来日本对华会如何仇恨,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,日本要想发展,过上好日子,就必须讨好中国。
与前世不同,这一世的日本,地缘环境极其恶劣,北有苏俄,西有中国,本土还有美国大兵,极端困难的国际环境下,就算有美国人保护,日本的右翼势力也不敢猖狂。
解放军陆军随时可以从扶桑省向东北方向进攻,也随时可以切断台湾海峡,断绝日本的海上能源和贸易线,这种惊恐注定了日本不敢与中国搞僵关系,要不然解放军三天两头演习,搞海上搜查,东京的股市就要崩盘。
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说到底是利益关系,各国的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