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

第28章北方特科 (第1/4页)

事实上,如果可以选择,谷雨并不愿意在此时搞兵暴,原因很简单,现在这个时间段,并不是很理想。

1931年的中国可以说内忧外患,此时此刻,全国各大水洗正在经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水灾,三分之二的中国陷入到洪水当中,受灾人口超过了一个亿。

东南沿海,一直到北部海边,西南到四川和云南,这些地方全部都受到了洪水的冲击,基本上长江,黄河,淮河,珠江,各种大小河流,基本上都出现了泛滥。

光光直接被洪水淹死的人就超过了几十万,而死于瘟疫和疾病的人到底有什么,可能永远也没有一个统计数据,但没有上千万,怎么都有几百万。

最悲惨的就是武汉三镇,这次洪灾,几乎把整个汉口还有武昌以及一部分汉阳都通通泡在了水里面,水深最深的地方有16米,被洪水浸泡,时间最少的也有三十多天,最多的甚至长达一百三十多天。

面对如此严重的灾害,当时的整个湖北以及整个全国的各种慈善机构都在捐款,协调救灾。

可是这场灾害实在是太严重了,受灾的地区太大,而且灾民太多,情况非常严重,仅仅是武汉这一个地方来说,病死的以及饿死的灾民就不计其数,当时到处都在挖千人坑一层一层的埋葬着受灾死亡的灾民。

如此巨大的灾情,国民政府却把心思放在内战中,这一年常凯申先后发动了两次对**的大围剿,分别动用了20万人和30万人,为了筹措经费,竟然连武汉修大坝的三十多万银元钱用在打内战上了。

更夸张的是,这段时间,国民党又闹起了分裂,常凯申将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扣压于南京,引起国民党再次分裂。

汪精卫等人纷纷南下广州,成立同南京相抗衡的“非常会议”和国民政府,形成宁粤对峙。

这一次事件连锁效应非常严重,在北方造成倒戈将军石友三叛变,然后被张学良击败,但小六子为了平定叛乱,又从东北调了六万主力,结果偌大的东北几乎没多少主力,绝大部分是保安部队,结果被日本人趁虚而出,发动了918,张学良从此一蹶不振。

这样惨痛的国内局面,让谷雨再一次意识到,必须坚决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各地的军阀割据,实现中国的大一统,否则人民遭受到的灾难还会不断出现。

在谷雨的记忆里,即便后来中国最困难的那三年,也比此时的全国大洪水要好很多,死人也要少很多,换句话说,中国党表现最差的时候,也比此时的国民政府强了无数倍,他实在不明白,为什么后世还有那么多白痴,把民国吹捧得高高的?

也许一些知识分子蒙蔽双耳双眼,享受种种温情,可以搞一些小资,但来自于后世的谷雨,就算再怎么充满野心,投机革命,也对这样的局面,实在忍无可忍,所以他再一次无比坚定了革命的信念。

越是坚定革命信念,他就越希望自己在北方的工作,能够更加成功,最起码一点,也要拉起一支像样的北方红军,打造一块更大的根据地,怎么也不能前世更差。

对于山西地下党的起义,谷雨虽然非常疑虑,担心很难成功,但大势所趋,不动是不可能的,谷雨的如意算盘是等到张学良和石友三打起来之后,再发动兵暴。

这样一来,交战双方张学良和石友三应该没多少精力来管,而晋军名将傅作义此时驻守绥远,29军和孙殿英部还在山西东南部,所以理论上说,红24军起义之后,面对的敌人不会非常强大。

这样一来,红24军就有一定的生存空间,问题是敌人会不会给他这个时间?

高桂滋会不会在得报之后,立刻对部下的地下党员进行清洗,谷雨不敢肯定。

思前想后,他决定写一封信告知山西省委,首先把起义计划暴露告诉了省委,同时告诉山西的同志,北方局不清楚起义部队的具体情况,没办法给出明确决定,所以什么时候发动起义比较合适,是提前,还是推迟,由前线同志自行酌量。

谷雨重点写的是起义后面的安排,一旦决定起义,就必须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,起义部队选择五台山地区打游击是正确的决定,但必须考虑到种种意外,一旦敌人在前往五台山的路上部署重兵,我们也绝不能硬碰硬。

必须坚持游击战术,要在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晋冀两省周边的太行山区活动,谷雨又将南方红军的诸多游击战术重申了一遍,比如赣南根据地总结的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;又比如湘鄂西根据地总结的你来我飞,你去我归,人多则跑,人少则搞;还有就是鄂豫皖根据地得同志总结的集中作战、分散游击,敌进我退、敌退我进、对敌采取跑圈的形式等等,都说了一通。

谷雨毕竟在军委待过几个月,对各地红军的战术都了然于胸,虽然他只是纸上谈兵,但至少理论上,他知道应该怎么打,而西北军出身的起义部队很可能并不清楚,必须给他们足够的提醒。

谷雨在信中,非常高明确的告诉山西省委,这一只起义部队是北方红军的独苗苗,他们必须清楚自己身上

最近更新小说